纵览2023年第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产业结构,四地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在40%左右,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因此制造业可以被称为长三角经济的底色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一季度长三角部分省市制造业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落。从上海的细分数据来看,一季度,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.4%,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0.2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176.31亿元,同比下降3.3%。而据浙江省统计局消息,一季度浙江省生产总值1892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9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366亿元,增长4.1%;第二产业增加值7494亿元,增长2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11065亿元,增长6.4%。其中,浙江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0%,逊于服务业增速。但与制造业表现相对应的是,长三角一季度服务业回温明显,各项数据均有明显增长。其中尤以江苏省为优,江苏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06.8亿元,同比增长7.8%。而上海、浙江和安徽消费数据也实现了稳定增长。一季度,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4611.01亿元、7502亿元、5779.3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5.2%、5.4%和4.8%。除此之外,接触性服务业相关数据出现较快增长,一季度上海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3%,比去年全年加快4.0个百分点。其中,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8.70亿元,同比增长11.1%。而江苏、浙江的服务性消费数据也有着明显回温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,一季度浙江省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1.6%,比上年全年加快10.5个百分点。江苏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%,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.3%。